政府信息公开
索 引 号: 000014349/2024-02487 成文日期: 2023-11-08
文 号: 筑公交发〔2023〕112号 发布时间: 2023-11-08 17:15
发布机构: 贵阳市公安局 文件有效性:

贵阳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城市道路交通精细化治理提升行动工作方案-凯发官方app

发布时间: 2023-11-08 17:15 来源:贵阳市公安交通管理局 字体:[      ]

为进一步提升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和服务水平,积极维护道路交通秩序,全力保障城市快速建设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全顺畅出行,做实做精城市道路设施规范化、组织精细化、管控智能化等工作,以点带面推进城市道路交通精细治理专业化能力的提档升级,根据公安部、厅交管局相关安排部署,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重要论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坚持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相结合,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相统一,下足精准、精细、精确、精致的“绣花功夫”,全链条破解群众反映强烈的城市道路交通问题,全方位提升城市道路交通精细化治理能力水平,全面推进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现代化,打造更有序、更安全、更干净的城市交通环境,努力让人民群众享受高品质出行,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工作目标

1、将精准、精细、精确、精致的要求贯穿城市治理工作全过程,做到数据分析溯源问题症结、细化措施挖掘资源潜力、统筹兼顾通行安全效率、综合施策破解治理难题、换位思考改善出行体验。

2、交通标志标线、信号灯、隔离设施等设置规范合理,交通组织和信号管控方式高效便利,动静态交通管理政策措施协调配合,对重点交通违法行为的执法管控精准严格,热点、难点、痛点问题治理积极稳妥。

3、公安交通管理工作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有机衔接,交通管理政策更加科学、协同、包容,交通治理参与群体更加广泛、多元,全民交通安全意识、法治意识、规则意识、文明意识持续提高,重点难点突出问题标本兼治、协同共治,源头防治机制逐步形成。

4、道路时空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区域交通运行更加均衡,管理和服务协同并举,群众对城市交通管理工作认可度、满意度、支持度逐步提高,交通管理政策不合理、管理方式简单粗放等导致的人民群众投诉明显下降、负面评价明显减少。

三、组织领导

为确保整体治理工作取得实效,我局成立城市道路交通精细化治理提升行动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张  斌

副组长:周永斌、李永前、胡 林、吴 海、申春生、朱体云、俞 翔、刘剑林

成  员:高速支队、贵安支队、机关各处室、各分局、三县一市大队主要负责人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秩序处,负责专项行动组织推进、统筹协调等日常工作,并根据领导小组要求做好指令的上传下达,由李永前总工程师兼任办公室主任,秩序处刘川兼任办公室副主任。         

四、主要任务

(一)精准管控风险要素提升城市交通安全系数

1、加强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坚持大数据分析研判与传统摸排相结合,滚动排查秩序混乱、违法频发、事故多发的高风险点段,探索运用城市路网画像技术精准识别、分类管控,建立全区域的风险点段清单和每个点段的风险因素清单。积极会同相关部门“一点一策”研究制定治理方案,综合采取道路改造、交通组织、信号控制、设施完善、执法管理等措施,稳妥有序推进治理工作。健全隐患治理跟踪机制,及时评估整治效果,实现交通隐患排查、治理、评估的全流程动态管理。推动加强道路规划设计阶段交通安全、交通组织、交通设施设置论证,从源头保障道路安全性。积极适应城乡融合发展趋势,根据城乡结合部道路、穿城公路交通构成特点,推动完善交通标志标线、信号灯、隔离栏、减速带、警示桩等安全设施及照明设施,定期修剪绿化、及时清除视距三角区内障碍物,提升城郊道路本质安全水平。

2、推动重点车辆全链条监管。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加强电动自行车全链条安全监管的部署要求,落实《贵州省电动自行车管理办法》,建立健全电动自行车登记制度,创新执法方式治理电动自行车闯红灯、逆行、占用机动车道行驶等突出交通违法行为,推动配合相关部门严查生产源头、流通销售环节电动自行车非法生产改装问题。按照国务院有关部门部署,在属地人民政府领导下,积极稳妥推进低速电动车治理工作。加强与快递、外卖行业主管部门的协作配合和信息互通,督促企业、平台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车辆,推动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利用技术手段及时发现、干预、纠正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对配送人员进行精准管理。加强工程运输车安全监管,健全完善部门齐抓共管、源头路面联动的城市工程运输车交通安全治理体系,实现人、车、路、运输企业、建筑工地、混凝土搅拌站、渣土消纳场全方位覆盖,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监管。推广设置右转停车让行、转弯警示区、限定车道行驶等措施,提升货车通行安全性。

3、加强分类精准执法。加强交通违法特征分析,找准本地肇事肇祸、致乱致堵的突出交通违法,针对交通违法行为规律特点制定治理计划。对酒驾醉驾保持严管高压态势,创新治理方式,构建路面查处、溯源管理、源头防范一体化治理机制。对闯红灯、超速、逆行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插队加塞、随意掉头、随意变道、违法停车、不系安全带、未戴安全头盔等常见交通违法行为,利用科技手段、群众举报等方式提高发现率、查纠率。对飙车炸街、毒驾药驾等新型违法行为,加强多警种、多部门合作,探索建立完善打击防范机制。坚持一体贯彻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实现法律效果和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有机统一。

4、完善交通管理设施。充分依托“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活动,积极争取地方政府进一步的支持和投入,对城市交通管理设施进行全面的更新完善。交通信号灯灯具灯色、转换顺序、形状、尺寸等应符合《道路交通信号灯》(gb14887)以及《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gb14886)要求;交通标志标线的设置应当醒目、无遮挡,且符合《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的要求;交通信号灯的设置应与交通标志、标线等设施表达的信息互相协调无冲突。结合交通事故、交通违法、安全视距、道路阶差、通行冲突点等因素,对行人过街、交通护栏、交通信号灯、标志标线等安全设施和交通管理设施安全隐患开展综合排查治理,确保交通管理设施规范设置率达95%以上。

(二)精细调节供需平衡提升交通出行品质

1、优化城区管控策略。充分依托和利用第三方互联网数据等加强对城市道路条件、路网承载能力、交通流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的总体研判,明确重点管理的区域、道路、节点,细化制定管控原则和目标。高峰期以路网交通流均衡调控、关键节点拥堵可控为目标,采用以出量进、缓进快出、限流分流、防止溢出等措施,动态疏解交通压力;平峰期以保障道路通行效率、减少停车次数为目标,采用缩短周期、简化相位、感应控制、绿波协调等措施,切实保障通行顺畅。根据城市道路承载能力,推动科学完善城市车辆通行管理政策,引导群众合理选择出行方式,促进城市交通健康可持续发展。

2、持续深化路口精细治理。按照部局和厅交管局关于深化城市道路交叉口精细治理工作的部署,高质量完成路口精细治理工作。及时组织对治理工作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并根据城市建成区交叉口区域位置、道路等级、交通流量、周边环境、交叉类型以及在路网结构中的重要程度,对城市交叉口进行分级分类管理。综合采取可变导向车道、借道左转、远引掉头、双待叠加等措施,缓解早晚高峰主干路及重要点段的交通拥堵。根据道路交通流早晚高峰、平峰、夜间及过渡时段的变化规律,精细划分信号控制时段,设计符合各时段交通流运行特点和管控策略的配时方案,并结合节假日、不良天气条件预置特殊控制方案。完善路口智能交通管控设备配置,实现重点路口监控全覆盖、数据采集全方位、交通状态全感知,不断推动和提升路口精细治理水平。

3、保障干线交通通畅。根据干线交通流特征,明确优先保障交通流向,合理设置路段车道数量、宽度和功能,优化交叉口交通组织和信号协同控制措施,确保干线交通连续、顺畅。因地制宜设置潮汐车道、专用车道等,动态调节道路时空资源供给。采取减少路段开口数量、限制低等级道路直接接入、“右进右出”管控、合理设置过街通道等措施,减少对干路主线交通的影响。推广快速路匝道信号管控,探索动态限速措施,缓解局部路段车流快速聚集造成的拥堵。精细设计出入口交织段交通组织,采用交替通行、阶梯式变道、定向车道引导车辆有序进出。加强高架、地面道路联动管控,优化信号控制方案,设置可变车道,提高地面衔接路口的交通组织应变能力。

4、破解重点区域交通难题。积极学习借鉴其他先进省市治理学校、医院、居住区、商圈、景区、交通枢纽等重点区域交通问题的经验,找准问题症结,会同街道、相关单位、社区群众共商共治,统筹盘活区域周边路内、路外的公共、内部空间资源,协调优化点线面、抵离停、走骑搭交通组织,畅通区域循环,整体提升区域交通品质。完善学校周边交通安全设施、护学通道、停车泊位的设置和管理,创新集约化、精准化、动态化接送模式,破解学校门口停车混乱、通行不畅难题。推动医院深入挖掘停车资源,推广挂号与停车位同步预约机制,分道管理就医车辆和途经车辆,严管随意停车、插队行为。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完整社区建设和夜间临时停车便民措施缓解居民“停车难”,配合有关部门打造慢行生活街区、宁静小区。加强景区交通流量研判,推行网上错峰预约、导航远引停车、景区车辆摆渡,疏散景区集中通行需求。推动交通枢纽加强接送分层、分道指引和即停即走管理,做好与公共交通、出租车、网约车的顺畅衔接。

5、改善慢行交通环境。开展道路空间精细化设计,加大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建设力度,推动道路空间设计精细化,提高非机动车和步行绿色交通路权比例,提升街道环境品质和公共空间氛围。开展人行道净化专项整治,完善人行道网络,拓宽过窄人行道,清除摊位、广告牌、不合理停车位对慢行交通空间的挤占。加快实施机非分离,合理设置机非护栏、阻车桩、隔离墩等设施,减少混行交通,降低机、非、人干扰和冲突。推动医院、居住区、敬老院、幼儿园周边道路无障碍改造,增设交通警示设施,加强夜间照明,应用主动发光装置,配合构建全龄友好的慢行通行空间。鼓励在商业集中区、交通枢纽、景区等人流密集区域,结合周边建筑、公交车站、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推动空中连廊、过街天桥、地下通道等立体过街设施建设,逐步形成连续、贯通的步行连廊。

(三)精心优化通行政策提升城市交管服务保障水平

1、便利城市货运车辆通行管理。贯彻落实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的相关部署,持续深化便利货车通行措施。巩固全天24小时禁行、细分轻型以下货车限行吨位等问题治理成效,合理设定城市货车禁限行范围,充分利用白天平峰时段延长允许通行时间。结合本地管理实际,最大限度减少轻微型厢式和封闭式货车通行限制,逐步放宽中型厢式和封闭式货车通行限制。落实新能源货车差异化管理措施,给予延长通行时间、扩大通行范围等更多便利。推动构建符合城市道路承载能力、交通运行特点、货运配送需求的分级配送体系。认真分析城市货运需求,合理设置城市货车通道,补充完善相关指路、指示标志,保障货车顺畅进出物流园区、工业园区。优化货车通行码申领服务,进一步提高核发效率,及时响应从业人员合理诉求。按照路外为主、路内为辅的原则,鼓励在配送货车临时停车需求大但停车资源不足的区域因地制宜施划货车装卸专用停车位,允许短时停车作业,缓解货车装卸难题。

2、细化停车执法管理服务。充分考虑城市停车资源总体不足以及停车供需矛盾区域不平衡、时间不均衡的实际,对症施策、分类确定不同地区停车管理目标和措施。平衡好满足群众停车刚性需求和维护交通秩序的关系,精准制定查处违法停车执法策略,在停车资源充足、群众对停车乱意见多的区域,加大执法力度;在停车资源严重不足、群众对停车难意见大的区域,推动街道、相关单位挖掘停车潜力,从源头缓解停车位不足问题。落实《贵州省停车场管理办法》(贵州省人民政府令第190号)、《贵阳市停车场条例》,坚持以配建停车设施为主、路外公共停车设施为辅、路内停车为补充的定位,科学、审慎设置路内停车位。

3、优化公交通行保障措施。巩固公交先行网络建设成果,更好发挥公交专用道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城市道路通行效率。坚持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支持符合条件的道路设置公交专用道。对现有公交专用道开展效果评估,综合分析客运量与交通量变化规律、道路拥堵程度,调整设置不合理、使用效率不高的专用道,优化公交专用道管理方式,最大限度发挥公交专用道作用。对现有公交专用道标志标线进行排查,与现行政策相冲突的要及时开展更新维护。利用公交定位数据动态调控公交优先信号,打造公交信号绿波,促进公交车少停车、少等待。强化公交专用道执法管理,完善沿线交通技术监控,及时发现查处违法占用公交专用道车辆,维护公交专用道秩序。推动配合相关部门发展学生接送、通勤、就医、社区公交等专线定制公交,发挥专线、支线公交的便捷优势,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

4、科学规范涉路施工管理。规范涉路施工交通安全审查,优化审批流程,鼓励协同道路主管部门统一受理、同步审查、集中审批、一网通办。对交通影响较大的涉路项目,在施工方案设计时,同步开展交通安全影响评价和施工期间交通组织设计,按照不中断交通、“占一还一”和优先保障非机动车、行人、公交通行原则,最大限度降低对周边区域交通出行影响。健全涉路施工公告和信息发布机制,利用媒体、导航多渠道向社会公布施工范围、时段和交通组织方式。推进涉路施工项目全周期交通安全管控,开展现场检查、线上监测、网络巡查,加强施工过程智能化监管,及时发现和处置影响交通安全及通行的违法行为。

5、探索多层面出行信息服务。常态化研判重点区域交通出行特点,重点研判学校组织活动和调整作息时间、商圈举办大型活动、节假日景区活动、交通枢纽延误信息造成的影响,提前发布路况预测及交通管制信息。充分利用交通诱导标志、新媒体平台、互联网导航服务,拓展城市交通信息服务面,引导群众多模式出行。探索制定城市禁限行措施“一张清单”,全面整合公安交管部门参与制定实施的城市道路各类车辆禁限行规定,通过公安交管部门网站、“交管12123”app等渠道公布并动态更新,方便群众查询知晓。加强与导航平台的信息沟通,按照交通流调控需求和管控要求,合理设置导航服务策略,发挥导航的指引、分流作用。

(四)精进能力完善机制提升交通治理效能

1、培养创新精神专业能力。积极培育创新文化营造创新氛围,充分调动广大民警辅警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大力发现培养业务骨干、创新团队。鼓励创新破解老问题、应对新情况,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鼓励、引导、组织开展符合本地实际的理念创新、机制创新、模式创新、技术创新,固化创新工作经验,形成成熟应用管理模式,因地制宜开展推广应用。健全完善专家智库,加强对城市道路交通管理难点问题的研究会诊,帮助和推动城市实施精细治理。

2、提升城市交通管理效能。坚持实战引领,探索建立具有公安交管特色的“情报、指挥、行动”一体化运行机制,统筹推进情报预警、指挥调度、巡逻防控、应急处置、舆情导控、合成作战等重点工作,不断提升城市交通管理效能。加强城市道路交通运行态势监测分析,准确掌握城市道路运行状况、交通拥堵指数、在途车辆数量、违法查处数量、事故发生数量、敏感事件情况等信息。推动建立扁平化、可视化、点对点指挥通道,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反应灵敏、高效权威”的指挥调度体系。坚持警力跟着警情走、勤务随着形势变,科学制定勤务等级规范,合理启动等级勤务。持续发展铁骑勤务、责任区勤务、网上网下联动勤务模式,提高勤务的主动性、精准性、实效性。提高路面突发事件快速发现、快速处置、快速恢复交通能力,高效处置交通事故现场,推广轻微交通事故线上视频快处,缩短故障车辆清理时间。优化重大活动交通组织,确保活动相关交通安全有序,最大限度减少对社会交通的影响。

3、健全完善部门协同机制。加强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相关主管部门的协作,推动优化城市路网结构,加强停车设施建设和停车需求管理,健全控制性详细规划、建设项目方案设计等阶段的交通影响评价制度机制,实现规划、建设、管理有机衔接,从源头减少和解决道路交通问题。配合行业主管部门加强对网约车、网络货运、共享单车、快递外卖等新业态的协同监管,推动健全完善行业管理政策法规,促进相关行业规范健康可持续发展。推动相关部门联合制定交通影响评价、道路及配套设施同步设计建设验收、涉路施工作业、停车管理等工作指导文件或地方标准,明确各方工作职责和协同工作流程。

4、建立健全社会共治机制。积极争取辖区政府支持,推动建立健全交通问题综合治理协商共治机制,针对群众意见集中、涉及多方、诉求多元的深层次交通问题,采取属地党委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社区单位、利益相关各方代表共商共治模式予以推动解决。畅通拓宽群众意见建议反映渠道,健全完善办理反馈机制,及时解决公安交管部门职责范围内的合理诉求,及时将超出职责范围的意见建议转送主管部门。积极推动综合治理,提请政府每年制定城市交通综合治理重点任务清单,逐一解决群众意见集中、影响交通运行的突出问题。加强对交通管理政策措施的宣传解读,积极争取政府部门、社会群众的理解支持。充分发挥街道、社区、企事业单位以及交通志愿者作用,组织开展交通安全文明公益活动,强化协同共治。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单位要结合工作实际明确职责任务,细化推进措施,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加强经费保障。加强组织推进,推动治理工作有序开展、取得实效。

(二)强化科技和专业支撑。加强数据分析研判、集成指挥、交通信号统一管理等平台建设应用,完善建设交通感知、控制、网络、信息发布等城市道路科技基础设施,提高精准、精确管控能力。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开展专业服务,健全工作机制和考核办法,建强警务精细治理支撑。

(三)注重效果评价。要结合精细化治理情况,及时关注部交管局公安交通集成指挥平台“城市道路交通精细化治理工作管理模块”,加强数据应用,及时研判规律趋势,优化调整工作重点。交通精细化治理工作中,取得明显的治理成效的路口、重点场所,要总结经验和推广价值,不断提升治理能力。

(四)做好宣传引导。要联合媒体平台,主动宣传城市通行管控策略、解读交通优化措施、展现精细化治理成效,多讲服务群众出行、解决交通难题、改善通行体验方面的案例故事,回应群众呼声,争取社会理解,营造共建共治共享氛围。

贵阳市公安交通管理局

2023年11月8日


相关文章:《贵阳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城市道路交通精细化治理提升行动工作方案》解读

网站地图